分類:課題研究 發表時間:2018-06-12
面對課題研究的刺激,我們是畏難,是安于現狀,還是積極去探索發現規律研究課題。一個教師,在新時代對教師的專業標準要求下,我們必須去開展課題研究。那么,中小學教師如何開展課題研究?
第一:內觀外視,學會查找
首先要主動學習,以免觀念滯后、只是陳舊,讓研究變得膚淺,沒有深度。研究問題的提出,方向的確定,不是憑空想象而來,它既來自教師豐富的教學實踐,又基于教師獲取、占有大量有價值的信息資源。及時了解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認清教育發展方向,把握教育改革的重點,捕捉國內外教育的新動態,才能登高望遠,審時度勢,把準脈搏,在紛繁復雜的教育現象中,發現有價值的問題,確定研究的方向。只有勤于學習,夯實自身教育理論基礎,掌握科學研究的方法,研究方可得心應手,有章有法。
其次要自我反省,教師要有強烈的問題意識,樹立問題就是課題,教室就是產生問題的場所的思想。要善于從日常工作的細微之處,運用批判的策略,反思教育行為,質疑內隱的教育觀念,提出有新意的研究主題。
第二:大題小做,小題大做,我能做到
研究要取得成功,必須考慮課題的現實可行性,更多的是對對教育教學過程中某一具體問題或因素進行的研究。大題小做,是將大問題轉化為一個個具體的小問題,化整為零,攻其一點。小題大做,持久的關注、追蹤、分析某個教學問題,深挖細究,在精深上做文章。
第三:題小意深,切準中心
開展課題研究要基于學校。要求教師根植于自身的教育教學實踐,發現有一定研究價值的問題,并將研究成果用于改進和指導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促進師生的共同成長。要做到選題要實、立意要真、切口要小,以小見大,見微知著。研究內容可以是教學過程中的某個章節或某個專題,也可以是教育教學中存在的現象、案例、問題等。
第四:熱點、空白點、獨特點
要解決前人未解決的問題,最終提出的必然是新知識、新經驗、新方法、新理論。教師要善于從社會關注的熱點話題中找到切入點,發現并追蹤熱點,并與自己的實際工作進行對照,做出理性分析,是研究問題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時效性。
空白點就是教育研究的一些盲區,或是容易忽視的某些方面,要善于從對同類研究的比較中捕捉他人沒有涉及和解決的問題,選擇與他人不同的研究角度作為課題。獨特點,就是人家沒有,我獨有,大家都有的,我有特色。
第五:周期要短、操作要易
一項課題,往往需要一個有共同的價值追求的合作團隊,優勢互補、共同努力才能做好。 且中小學教師一般要選擇一些“短、平、快”的小課題研究。
第六:勤于筆耕,及時發表
寫作是總結,是反思,是提升。把自己的思考,自己的探索,自己的經驗展示出來,讓自己的文字變成公開發表的鉛字。課題研究成果不可固守于報告、論文,要靈活。可以是總結、心得體會、教育敘事、研究日志、個案集、展示課、教學設計、教學論文、教學課例等。
中小學教師如何開展課題研究?本文主要從六個方面來說明。如果你對課題研究還有什么疑問的話,可以隨時咨詢我們蘭竹文化網的在線編輯。
本文由蘭竹文化網首發,一個專業的出書服務平臺。
上一篇:2018江蘇省教育規劃課題申報通知 下一篇:教育部十三五國家課題如何申報
相關閱讀
課題最新知識
課題閱讀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