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職稱評審 發表時間:2022-10-20 瀏覽: 次
市級有關部門、各有關單位:
按照我市2022年職稱工作的安排和部署,現將市級單位開展2022年度體育教練中(初)級專業技術職稱申報評審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申報范圍和渠道
從事體育教練專業技術工作并符合相關條件的在職人員,通過與其建立人事(勞動)關系所在工作單位(須為在蓉單位)推薦后,可按相關工作流程在我市申報2022年度體育教練中(初)級專業技術職稱評審。屬勞務派遣的申報人員,通過與其簽訂勞動合同的單位推薦,向各級主管部門申報。公務員、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人員及離退休人員不得參加職稱評審。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受到記過以上處分的,在受處分期間不得申報參加職稱評審。
(一)市屬國有企(事)業單位的專業技術人員,由本人人事(勞動)關系所在單位推薦,通過市級主管部門(單位)進行申報。
(二)區屬國有企(事)業單位的專業技術人員,由本人人事(勞動)關系所在單位推薦,將單位工商注冊所在地的區(市)縣人社局作為主管部門進行申報。
(三)在蓉注冊非公有制企業(組織)的專業技術人員,不受人事(勞動)檔案的限制,由本人所在工作單位(須為在蓉單位)推薦,按照屬地化原則將單位工商注冊所在地的區(市)縣人社局作為主管部門申報。
除已列入違規失信“黑名單”的單位外,其它申報單位中如個別申報人員有現工作單位與參保單位不一致的情況,可提供合理性說明書面材料及佐證,并提交6個月及以上現工作單位按月發放工資銀行流水記錄或有本人簽字的工資表,方受理其職稱申報。工作單位與參保單位不一致的申報人員名單將在評審申報名冊上單列報送。
(四)本人檔案存放在成都市人才服務中心的專業技術人員,由本人所在工作單位(須為在蓉單位)推薦,將市人才服務中心作為主管部門進行申報。
(五)工商注冊地在成都的外省國有企業或國有控股企業子公司(不含分公司,不含在蓉央企、中央在蓉單位及省屬國有企業),可按照公司屬地化原則將工商注冊所在地的區(市)縣人社局作為主管部門進行申報。申報人須最近6個月在成都市連續參保,參保單位與勞動合同簽訂單位一致,且在工商注冊所在地的區(市)縣繳納個稅。
(六)在我市就業的國(境)外專業技術人才可按規定參加職稱評審。
(七)央企、中央在川單位不具備相應專業職稱評審條件或其他原因不能評審的,須先經市人社局同意后,其主管部門出具委托評審函,按程序統一報送成都市體育教練中(初)級職稱評審委員會代為評審。委托代為評審結果反饋委托單位,由委托單位自行復核、發證。
(八)在蓉高校等自主開展職稱評審的單位,如需委托成都市體育教練中(初)級職稱評審委員會對其所屬專業技術人員進行代為評審的,須先經市人社局同意,單位再出具委托評審函。經所在單位審核推薦,委托單位審查同意,按程序統一報送。委托代為評審結果反饋委托單位,由委托單位自行復核、發證。
二、申報條件
(一)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熱愛祖國,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遵守誠信承諾,無不良誠信記錄,申報前規定年限的年度考核結果均為合格以上,從事教練工作符合規定年限。
(二)按照《職稱評審管理暫行規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令第40號)規定,申報人應按照職稱層級逐級申報職稱評審。
(三)專業技術人員不得同一年度在本市申報評審兩個(含)以上專業技術職稱,如同時申報的,該年度所有評審結果無效。
(四)勞務派遣公司的專業技術人員申報職稱評審,其所在的勞務派遣公司須在成都市域內登記注冊并有勞務派遣行政許可,與申報人員簽訂2年及以上期限勞動合同,申報人員在成都市范圍內連續社保繳費6個月以上且繳納至申報當月的前1月。
(五)學歷、資歷條件
1.初級教練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具備碩士學位;
(2)具備大學??茖W歷、本科學歷或學士學位,從事教練工作滿1年,經考核合格。
2.中級教練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具備博士學位;
(2)具備碩士學位,取得初級教練職稱后,從事教練工作滿2年;
(3)具備大學本科學歷、學士學位,取得初級教練職稱后,從事教練工作滿4年;
(4)具備大學專科學歷,取得初級教練職稱后,從事教練工作滿5年。
(六)可提前申報高一級職稱的情況。任現職期間,符合下列條件之一,且年度考核均為合格以上的專業技術人才,可提前1年申報高一級職稱:
1.參加援彝援藏服務期滿1年以上的。
2.“四大片區”外的專業技術人才,任現職期間到“四大片區”服務滿1年或與“四大片區”企事業單位建立3年以上支援服務關系或參加精準脫貧工作,取得顯著成效的。
同時符合2項以上條件的,提前申報年限不能累計計算。
(七)適當放寬基層專業技術人才學歷要求。在基層工作累計滿15年且年度考核均為合格以上的專業技術人才,可降低一個學歷等次申報評審中級職稱。
(八)不得申報或延遲申報的情況。任現職期間,出現下列情況的不得申報或延遲申報:
1.年度考核每出現1次考核結果為基本合格及以下者,延遲1年申報。
2.受到黨紀、政務、行政處分或因犯罪受到刑事處罰的專業技術人員,在影響(處罰)期內不得申報。
3.對在申報評審各階段查實的證書、學術、業績、經歷造假等弄虛作假行為實行“一票否決”,一經發現即取消評審資格,3年內不得申報。
4.在工作中造成重大損失,并負有專業技術責任或定性為責任人的,在影響(處罰)期內不得申報。
5.發生興奮劑違規且被禁賽的教練員,禁賽期和禁賽期滿后4年內都不得申報。
三、能力、業績要求
(一)初級教練
1.基本掌握體育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技能,了解體育項目訓練領域國內外現狀和發展趨勢。
2.能夠較熟練運用訓練教學方法、手段,具備完成體育項目基礎性訓練和比賽任務的實際能力。
(二)中級教練
1.掌握體育專業理論和知識、技能,熟悉體育項目訓練領域國內外現狀和發展趨勢。
2.具備完成較復雜體育項目訓練任務的實際能力,并取得下列成績之一(博士學位除外):
(1)訓練2年以上的運動員,達到全國優秀水平。
(2)訓練1年以上的運動員,4名以上輸送至上級訓練組織,多人達到省級優秀水平。
3.具備培養、指導初級教練的能力。
(三)優秀退役運動員能力、業績要求
優秀運動員退役后從事體育訓練教學的,可根據其取得的運動成績直接申報相應層級教練員職稱。
1.初級教練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全國以上比賽前8名;
(2)省運會1次冠軍。
2.中級教練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奧運會錄取名次;
(2)世界錦標賽或世界杯賽(總決賽)前6名;
(3)亞運會或全運會前6名;
(4)亞洲錦標賽、亞洲杯賽(總決賽)、全國錦標賽、全國冠軍賽(總決賽)、球類全國頂級聯賽其中一個比賽前3名;
(5)省運會2次冠軍。
四、申報流程
采取網上申報和紙質材料審核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職稱評審申報。
(一)本人申報,2022年11月1日10:00至11月29日17:00期間,申報人本人登錄成都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公眾信息網,選擇首頁下側菜單欄“蓉e人社網上服務大廳”-“個人服務”-“成都市專技人才信息系統”,注冊登錄后按照信息系統的提示如實填報職稱申報信息,上傳本人取得的學歷(學位)證書、初級職稱證書或相關職業資格證書原件清晰彩色照片(須提供證書的全部內頁供審核。證書為復印件或照片模糊的,網上初審不合格)。選擇成都市體育教練專業技術中(初)級職稱評審委員會。按系統提示逐項完成相關欄目內容,請本人再次核對后網上點擊提交。請申報人牢記注冊手機號、注冊信息和登錄密碼,委托他人代為申報的由申報人承擔后續責任。
經主管部門網上初審通過后,申報人通過信息系統下載導出并使用A4紙單面打印《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表》(以下簡稱《評審表》)。本人須在《評審表》的封面欄和個人承諾欄簽字確認,再填報《評審表》中需個人填寫的全部內容,如填報欄目無內容的須手寫上“無”,手寫內容均用黑色水筆填報。所報送的紙質材料務必與網上申報信息一致,否則視為弄虛作假。申報人所有申報材料需交所在單位審核。
申報截止時間后信息系統將自動關閉,屆時還未在系統進行提交的人員將不能申報或補報。務請申請人盡量提前申報,因報錯評委會或其他原因引起超時的,自行承擔不利后果。
(二)單位推薦。申報人應為與本單位建立勞動(人事)關系的在職人員,經2名以上同行專家簽字推薦,申報材料應具體、真實、有效、內容可佐證。用人單位要認真做好申報材料的審核工作,運用檔案管理、大數據等手段,對學歷、獎勵及相關證件等進行查詢認證,對論文、項目等業績材料進行檢索核實,對任職年限進行證明核實。用人單位對申報材料的真偽負責,同時在申報人員《評審表》上“單位誠信承諾”上實名簽字,嚴把材料初審關。用人單位應通過個人述職、考核測評、征詢相關部門意見等方式全面考察申報人員的職業操守、從業行為和科研誠信等,依據申報人的人事檔案、專業技術檔案等,對其品德、能力水平、業績成果、日??己撕蛯嶋H貢獻等進行全面考核后提出推薦意見,對擬同意推薦的人選情況進行公示,公示時間不少于5個工作日。公示期滿無異議的,經單位主要負責人簽字同意、加蓋單位公章(裝訂成冊的材料均加蓋騎縫章)。2022年12月1日前,由單位專人統一將紙質材料報送到各主管部門(單位),逾期后提交的紙質材料將不再受理,請注意申報時間節點。
(三)主管部門(單位)審核。各主管部門(單位)對申報人的資格進行網上初審、現場審核,重點審查申報資格和申報材料的真實性、完整性和時效性。對網上初審、現場審核通過的人員,主管部門(單位)通過信息系統分別點擊列表中的[初審通過]、[現場審核通過]按鈕。對不符合申報條件的材料,應及時退回并在信息系統注明原因。經現場審核通過后,請及時繳納職稱評審費。
(四)現場繳費?,F場繳費截止時間:2022年11月30日17:00。超過截止時間未完成現場繳費的,視為放棄申報。
(五)職稱評審和復核。各主管部門(單位)于2022年12月6日前將《成都市職稱資格評審申報名冊》從專技人才職稱申報系統導出,整理匯總后提交到成都市體育教練中(初)級職稱評審委員會辦公室(設在成都市體工隊辦公室),審核通過后按照申報名冊順序報送申報材料。成都市體育教練中(初)級職稱評審委員會按規定組織評審工作。評審表決會議結束以后,對評委會評審表決未通過的人員,不重新進行評審。經對申報資格再次進行核實后,對評審擬通過人員名單(不含委托評審人員)進行不少于5個工作日的公示,對公示無異議的復核后發文確認職稱資格。
在職稱申報、評審的各階段、各環節,如申報人在接到主管部門或評委會的電話、短信、申報系統提示等通知后,未在規定期限內提交相關可核實申報資格的證明材料,即視為申報人不具備相應申報資格。
五、申報材料
(一)《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表》1份,由申報人從網上申報系統中填報并下載打印,職稱申報誠信承諾書及《評審表》首頁須申報人本人簽字,交所在單位審核并加蓋單位印章。
(二)現任專業技術職稱材料(申報中級職稱的提供)。申報人取得的初級職稱證書及加蓋單位印章的彩色掃描件1份,各主管部門(單位)審核原件收復印件。持非成都市和四川省級部門發放的初級職稱證書(通過各級人社部門官方網站可查詢的證書除外)申報中級職稱,還須提供其取得初級職稱的《評審表》或任職文件彩色掃描件,以及與原申報職稱工作單位簽訂的勞動合同或當時在當地參加社會保險證明材料1份。
(三)提出推薦意見的2名同行專家職稱證書彩色掃描件各1份。申請人兩寸近期紅底彩色免冠證件照兩張,照片背面注明單位和姓名。
(四)屬勞務派遣公司的專業技術人員在我市申報職稱,還需提供勞務派遣公司和用工單位“雙公示、雙審核、雙蓋章”的相關證明材料及勞務派遣公司的派遣協議復印件(可僅提供能證明派遣工作性質的內容及協議首尾頁)。
(五)申報人的學歷證、學位證、身份證、崗位培訓合格證書原件及加蓋單位印章的復印件各1份。2002屆以后國內高等教育畢業的申報人員,通過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下載并打印《教育部學歷證書電子注冊備案表》(在線驗證有效期設置為6個月及以上),提供查詢學歷(學位)信息截圖1份。國(境)外高校的畢業生,需提供國(境)外學歷學位認證書。本人所在單位必須對申報人提供的學歷進行查詢和核實,由單位將準確的畢業證號及學位證號填入《成都市專業技術職稱資格評審申報名冊》。如屬于2002屆以前畢業的高校畢業生,無法通過網上準確查詢核實其畢業證、學位證信息的,由用人單位對本人檔案進行審查后,提交經單位人事部門負責人簽字、蓋章的書面證明材料。
(六)能力、業績證明材料。按照本通知對能力、業績的要求提供書面材料。每項業績均需提供佐證材料(各涉及的證明單位應分別蓋章,并提供相關負責人姓名和聯系電話)。證明材料要能明晰與申報人的關系及其所發揮的作用,不能只提供單位出具的業績證明(即所謂的“業績白條”)。
以上所有申報材料的復印件,均須加蓋單位公章,并注明“此件與原件一致”。所報送的材料須內附《成都市職稱資格評審申報材料目錄》。其中,《評審表》與學歷(學位)證書、職稱證書需單獨裝訂成一冊;其它材料(包括佐證材料)統一使用A4紙雙面打印,另行分冊裝訂(能力業績清單和佐證材料單獨裝訂為一冊,并在涉及申報人的頁碼處明確標注)。統一用制式檔案袋包裝(封面填寫申報者姓名、單位名稱、申報的資格名稱等)。評審申報材料請申報人自行留底,評審未通過人員的所有申報材料將不再清退。
(七)繼續教育證明材料。根據《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規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令第25號)和《關于做好2022年度全市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工作的通知》要求,專業技術人員參加繼續教育學習的情況作為其申報評定高一級職稱資格的重要條件,每年度繼續教育學習時間應不低于90學時(公需科目每年不低于30學時;專業科目每年不低于60學時,學習的專業方向與所申報職稱資格名稱相同或相近)。通過初定方式取得職稱的人員,申報中級職稱評審需提供近3年(2020年、2021年、2022年)的繼續教育學習合格有效證明材料,作為職稱申報的條件。其它人員暫提供近2年(2021年、2022年)參加繼續教育學習合格的有效證明材料,作為職稱評審的重要內容。
申報初級職稱評審的專業技術人員可暫不提供學時證明。
六、評審收費標準
按照相關文件規定,初級教練職稱評審費每人次100元,中級教練評審費每人次140元。
七、監督投訴
各級人社(職改)部門和主管部門要加強職稱評審工作的組織領導,明確專人負責、層層落實責任、加強監督檢查、嚴防廉政風險。為確保職稱評審工作公平、公正,市紀委監委駐市文廣旅局紀檢監察組將對職稱評審工作進行全程監督。
成都市體育教練中(初)級職稱評審委員會辦公室(業務咨詢)
駐市文廣旅局紀檢監察組(監督)
聯系地址:成都市高新區錦城大道366號3號樓
附件:1.成都市職稱評審網上申報基本流程
2.其他相關說明及解釋
本文由蘭竹文化網首發,一個專業的出書服務平臺。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