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論文發表技巧 發表時間:2023-01-14
最近有作者反饋:發現自己sci論文中有一個公式錯誤,在校對時候也沒發現,這樣能勘誤,會不會對自己有啥影響?這就涉及到勘誤的相關知識,以及是否會對作者有影響,一般是不會有太大影響的,并且如果錯誤不明顯的話,是沒必要勘誤的。
sci論文勘誤會用corrigendum 這個字,而不是 erratum,這些字也表示錯誤是發生在作者方。勘誤是用來更正重要的小錯誤或是遺漏的信息,但并不會影響論文的結論。勘誤代表的是誠實的錯誤,但不進行發表后的修正,因為如果錯誤沒有那么重要的話,就不會被考慮,比如說,一個不重要的字拼錯了,或是參考文獻清單里有錯誤,這些都不算。
如果錯誤是要盡快通知期刊重要的更正信息,才能準備勘誤通知,在原始論文發表后盡快公布。不管是作者自己發現還是排版時發現的,常見錯誤包含表格的數字或是圖片的標示有錯、試劑和藥物劑量或是分組結果參數范圍或是臨床試驗的病患人數有錯、以及漏掉的作者名字等等。
勘誤雖然是不會對作者產生影響的,但是也要盡量的避免,出版商、編輯和作者三方都要盡量避免勘誤,關注或者撤稿,這些都會讓期刊還有期刊論文的出版留下不好的記錄,勘誤往往是影響最為輕微的,但是因為勘誤內容與原始內容是分開的,對讀者還是會造成不便。所有的作者都希望避免這些錯誤,任何的負面通知都會影響他們自己還有其他共同作者在同行、雇主與資助者間的名聲。
對作者影響最大的就是撤稿行為,尤其是存在科研不端行為,論文主要內容或者結論有錯,這時被編輯查出來的話,可能會需要發布正式的撤稿或者更正,嚴重的話作者很可能會被期刊列入黑名單中,近幾年都不能發表論文,因此作者是要避免撤稿行為的。
關于sci論文的勘誤、撤稿行為對作者的影響就介紹到這里,發表sci論文是一件嚴謹的事情,其中的每一步都是不能放松的,必要時可以咨詢專業的發表指導,在提交論文前就對論文進行把關,避免論文出現錯誤,這樣也能為后期順利發表減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本文由蘭竹文化網首發,一個專業的出書指導服務平臺。
上一篇:ahci期刊是核心嗎 下一篇:ei有幾種檢索方法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