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人民出版社簡介
分類:出版社 發表時間:2016-08-22
安徽人民出版社 于1952年9月成立,原為綜合性出版社,1970年5月,成立了安徽省出版發行局、同時撤消了安徽人民出版社。1978年12月又恢復了安徽人民出版社,與安徽人民政府出版事業
安徽人民出版社于1952年9月成立,原為綜合性出版社,1970年5月,成立了安徽省出版發行局、同時撤消了安徽人民出版社。1978年12月又恢復了安徽人民出版社,與安徽人民政府出版事業管理局合署辦公,實行合一體制。1984年11月改為以社會科學類圖書為主的專業出版社;1991年,安徽出版總社制定"八五"期間圖書出版計劃。多年來恪守服務讀者、繁榮學術、弘揚民族文化的出版理念,編輯出版了一批高質量的社會科學、人文科學方面的學術著作和高品位的通俗文化讀物。
榮譽
安徽人民出版社有200余種圖書在中國圖書獎、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全國優秀暢銷書獎等各級評獎活動中獲獎,20余種圖書被海外出版社購買了版權。以其圖書質量上乘和選題特色鮮明而在讀者中享有廣泛的聲譽。
歷史沿革
歷史沿革
安徽人民出版社于1952年9月成立,原為綜合性出版社,同年出書20種,1953年出版了古代醫學名著《杏軒醫案》和《醫述》。
1984年11月改為以社會科學類圖書為主的專業出版社。1952年9月,安徽人民出版社成立。
1970年5月,成立了安徽省出版發行局、同時撤消了安徽人民出版社。
1978年12月又恢復了安徽人民出版社,與安徽人民政府出版事業管理局合署辦公,實行合一體制。
1984年安徽省出版總社成立后,從1984年開始,安徽出版總社在經濟體制方面進行了改革。省出版總社系統實行了三年承包經營,三年共出書3452種,其中獲獎圖書440多種。
1991年,安徽出版總社制定"八五"期間圖書出版計劃,尤其是重點圖書的出版計劃,確定100種(套)為安徽省重點出版,并上報新聞署后,從中精選33種(套)241冊列為國家級“八五”重點,其數量在中國名列第四。
在改革開放的形勢下,安徽省圖書出版業積極向海外拓展圖書市場,逐步走向世界,一批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優秀圖書,在東南亞國家和港臺地區進行合作出版和版權貿易,還有一批圖書譯成多種文字向海外發行。
評價
安徽人民出版社在堅持“兩個效益”的同時,一直把社會效益放在首要位置,多次向社會各界捐贈圖書,支持群眾的文化建設,回報社會各界對安徽人民出版社的厚愛。[1]
近24年來,安徽人民出版認真貫徹黨的出版方針、政策,努力為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服務,為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盡力。出版宣傳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江澤民“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及哲學、社會科學類學術著作和通俗讀物,租型印制黨的代表大會、全國人大等會議文件。
本文由蘭竹文化網首發,一個專業的出書服務平臺。
上一篇:上海譯文出版社簡介 下一篇:北京出版社簡介